穿成恶婆婆后我在荒年发家致富 第126节
为这名额有限,都是抢着要的,你这银子交得迟了,名额就是别人的了。” 苏锦玥听这林班主一番解说的,倒是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。 这南唐国的科举制其实就是这样的,先考了秀才,考了秀才之后呢还要考举人,中了举人后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大考。 但这所谓的考举人就有些不一样了。 考秀才的时候大部分靠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学,学识好就能有很大的机会考到,但是这举人呢,不光是要考,还要有老师给你举荐,这样里面可cao作的空间就很大了。 按照这考试制度,考到秀才之后,就可以报名去考举人,每年这考举人的都不少,只要考到乙上的都有机会得到举荐,称为举人。 至于这个举荐的名额,朝廷分发下来给没个地方的名额都是有限制的,也就是说,并不是所有考到乙上的都有机会成为举人的。 到这个时候呢,就得看各地方推荐官的推荐了。 这地方推荐官,每处都有,而且都有好几名,只要考生能获得三名以上推荐官的推荐,就能成为举人,可以参加下一届的大考。 至于为什么要设置这种举荐制度呢,朝廷的本意是通过这种举荐制度,挑选出品格更好的人才,所以只有品格好,得到推荐官认可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大考。 朝廷的本意是好的,只是到了下面执行的时候,慢慢的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。 虽然是有一部分推荐官是很正直的,看考生的学业成绩和品德来推荐,但有些却不是,他们只要收了好处,就会给学生推荐。 这种风气的滋长,到了后来,就慢慢有了这么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了,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