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一章:好消息和坏消息
哪怕是大当量的核弹爆炸,中心温度顶天也就百万摄氏度级别。 当年投放在广岛的小男孩,爆炸核心区域的温度只有六千多度。对比之下,这个数值在可控核聚变中简直不值一提。 六千多度,这个数据连破晓聚变装置运行的等离子体温度的零头的零头都不够。 而核弹爆炸的温度都只有这样,那么利用核裂变效应发电的核电站温度就更低了。 因此绝大部分能用在核裂变反应堆上的对抗辐照材料,根本就无法用于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上。 不仅仅是用于氚自持的锂靶材在实验过程中受到了损伤,其他部署于第一壁的实验材料,也同样有损伤。 一旁,赵光贵试探着开口道:“将聚变温度降低一些如何?” “氘氚聚变的温度在一千两百万度左右就可以发生,一点二亿度,这翻了整整十倍了。” “虽然降低温度会影响氘氚等离子体的活跃性,进而影响到聚变数量和产生的能量。但牺牲一部分热量和能量换取第一壁材料的稳定并不是不可取的。” 徐川想了想,摇摇头道:“可行性不大。” “热运动虽然可以使中子发生非弹性碰撞,热运动速度越高,对物质的影响就越大,但聚变堆中的中子束的能级并不单单来源于温度。” “它的主要来源是氘氚原子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推动,每个氘氚原子核聚变都会产生一个14.1MeV的中子,这部分在高能物理上是注定的,而降低温度只是消减了一部分外力而已。” 赵鸿志点了点头,道:“嗯,从这方面来看,降低温度从而减小中子对第一壁材料的破坏基本不大可能了。”